这篇能够算作王耀武的番外,借王耀武的视角,审视一下国军在山东的糟糕布局。
如题,国军在山东的军事布局比较乖僻,居然有三个司令部,王耀武虽是名义上的军政党一把手,但他并不能对山东进行一致指挥。
王耀武的军事生计就像一条抛物线年末上升到极点,以当年11月胶济铁路完成东西贯穿、康复通车为标志。然后在1947年头来了一个大曲率的下降,到1947年7月前后跌入谷底。
其时李弥的整编第8师受命向临朐进攻,并向南麻(在今山东省沂源县)一带进犯行进,挽救胡琏之围。
李弥反击前,留下一个独立第三团防卫潍县老窝。华野部队乘虚反击,将这个团围住消灭。李弥匆忙向王耀武请示回救潍坊,王耀武赞同。
蒋介石览电大骂王耀武不知轻重,严令王耀武敏捷电召李弥调头回来,仍进占临朐,并救胡琏之围,不得回救潍坊。
榜首,王耀武是山东军政党一把手,指挥李弥戋戋一个整编师举动,为什么还要给南京发报?
济南二绥区是徐州绥靖公署的下级单位,指挥以济南为中心的部分区域军事,包括山东大部。
又因王耀武实任山东省主席,军政党业务根本上归于一人,二绥区可视作不挂牌但有实权的“山东绥靖公署”。
按理说王耀武的位置应等同于胡宗南、刘峙、杜聿明等方面大员,蒋介石至少要照料一下王耀武的体面,尊重他的军事布置。
胡琏被围于南麻,对二绥区职权是一大搅扰。整编11师进攻鲁中内地,其军事举动不受二绥区指挥,而受国防部直接指挥,归于机动作战兵团。但一旦其被围,二绥区又有必要活跃向前救援,不然将受各方非难。
浅显些比方,有点像后爹养儿,该出力的时分你有必要出力,但儿子不一定感你的恩。儿有成果了是人家自己的本事,跟后爹联系不大。
你二绥区的榜首使命是救援被困的整11师,至于潍县是否被华野拿下,驻守部队是否被吃掉,那是你二绥区自己的事。你王耀武怎样指挥的!
当然,蒋介石不至于因为潍县之事就和王耀武争吵。终究的原因在于1947年头的莱芜战争,一会儿送掉两个军5万多人,可谓国军全面进攻时期的奇耻大辱(当然后边奇耻大辱会一个接一个),一仗丢失精锐创了纪录。蒋介石飞临济南而不敢入城,提心吊胆地在机场过夜,那时已对王耀武发生不信赖,全不把最初又是哄又是压把人家弄到济南当守备大员的姿势作数。
引发凯公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的原因,其实不用往他人身上找,最大要素是他自己。首要便是这一个半独立的整编第八师。
整编第8师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,或许许多人都没注意到。整8师1947年5月至1948年7月番号为整编师,其他时刻为第八军。
它虽不是五大主力,热度也不及桂系七军、东北七十一军和黄百韬二十五军,但该军(整编师根本是军的实力,下文同此例)位置一向超然,超到二绥区根本指挥不动。
第八军1946年1月由香港海运至青岛,遂即参与王耀武掌管的打通胶济线的战争,该军向西进军至潍县一带,至年末打通胶济线,该军立了大功。
不过第八军只要荣誉第1师(整编后改为42旅)时间短归济南二绥区指挥,1947年9月归建整8师,参与进攻胶东的战争,归到范汉杰指挥之下。
李弥从始至终就没怎样接受过王耀武的指挥,二绥区仅仅名义上的指挥部,实践根本是独立作战。
李弥此人性情极为杂乱,既有武士的坚忍,又有国军将领特有的奸刁。临朐战争他顶住华野攻击,自以为立了大功,满以为蒋介石会对他大加封赏,没想到只得了一块勋章,远不如胡琏得的实惠多(实则胡琏在中心有陈诚照料),李弥气的和蒋介石赌上了气。
1947年11月23日,蒋介石飞临青岛,在青岛警备司令部举行山东国军作战会议,在山东的各主力军长都要参会。老头子亲身开会,各军军长谁敢不来?偏偏李弥就不来,只派整42旅旅长兼副师长汪波作代表。
问其原因,答曰正在栖霞县和黄县之间清剿共军剩余部队。其实李弥一则斗气,二则正在争夺华野部队撤走后留下各种物资。不过李弥治军有方,手下将领都极端保护他的位置与形象,在蒋介石面前各种夸奖,蒋十分满意,命令派军舰到龙口接回李弥。
作战检讨会之后,蒋介石命令组成整编第八军,下辖整编第8师、整编荣誉第1师(后为第九军)。整编军的规划相当于淮海战争时的兵团,与绥靖区指挥的部队规划差不多。
网上撒播一张材料图,蒋介石于1948年6月7日指示,将第八军定为国军战略总预备队。假如此图是真,那么整编第八军的独立位置可无贰言。
从后来的第八军战争历程看,大约的确如此,淮海战争徐州剿总部属的十三兵团,根本便是这一个整编第八军。
进程则反映了蒋介石对王耀武的不信赖。蒋带俞济时来青岛开会,掌管会议的是青岛警备司令丁治磐。
为什么不叫王耀武呢?他才是山东地上军政党的最高长官,丁仅仅是二绥区副司令。无外乎蒋对王已不可信赖。
开会进程中,蒋介石对李弥大加欣赏,言其立下大功。而对二十集团军总司令夏楚中极为不满,宣称要将其惩办。夏楚中是二绥区部队的长官,外表打的是他的脸,实践击打的是王耀武。
开完会后,蒋介石定了两件大事,除了上文所说建立机动兵团整编第八军,又将青岛警备司令部晋级为十一绥靖区,正式与济南二绥区平起平坐。
其实早在孟良崮战争之后,蒋介石已损失对王耀武的决心,命令将二绥区统辖规模由山东大部(驻菏泽的四绥区从属郑州绥靖公署),紧缩为黄河以南、运河以东、泰安以北之区域。
潍县以东根本上由青岛警备司令部指挥。胶东作战时,范汉杰以陆军副总司令之尊指挥榜首兵团作战,胶东军务王耀武根本无法干涉。
所以到47年末,蒋介石感觉各种切开已毕,就不再遮着掩着,直接把青岛警备司令部升格为第十一绥靖区,受徐州陆总直接指挥。徐州建立剿总后,改由剿总直接指挥。
据丁治磐回想,青岛因为有美军驻守,其位置一向超然于山东省府,具有特别市的特别位置。中心各类党政军机关都有部属单位在此,蒋介石到青岛开会,为一致青岛的军政党事权和和谐联系,放下王耀武独自给丁治磐交待,可见其注重程度之高。
抗战成功后,蒋介石本拟任丁治磐为四方面军副总司令,给王耀武当副手。不多又改任二绥区副司令官,仍是王耀武的副手。丁治磐资格比王耀武深得多,年岁亦大十岁(丁1894年生),所以对王耀武那一套不甚垂青。
据丁回想说,王耀武对政治上十分垂青,在济南时经常会见许多政客,屋子里坐不下便坐到宅院里会客。丁治磐劝他专心于军事,但王耀武不听。
1947年末丁治磐曾到济南看望王耀武,观察王耀武在济南城郊构筑的工事,皆是深沟高垒,丁治磐说你这方法不可,现已过期了,现在国外交兵早已不是这样了。共军有许多进攻手法,攻破一点你还怎样防。并且济南部队人数这样少,拿什么去防卫呢?
不过丁治磐这样挖苦王耀武,自己也免不了有旧思想。进攻胶东作战时,王凌云第二军被华野两翼夹攻,丁治磐时为一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,急迫之间无法发电报传令,丁治磐便效法清末湘军将领鲍超的方法,在纸上写一“王”字,画几个箭头,意思是叫第二军分红多路行进包围。写了许多纸条,装进通讯袋,由飞机撒到第二军。后来居然歪打正着脱了险。
不过这都是丁治磐的一面之词,到底是第二军自己打出去的,仍是丁治磐的提示有了用,都难说得清了。
除了第八军、十一绥区这两个区域性指挥中心,真实影响和干涉山东军务最厉害的,当属徐州剿总。
内战迸发之初徐州设有绥靖公署,统管山东、江苏两省的军务。彼时山东国军力气十分弱,以徐州统筹南北尚情有可原。但当二绥区进驻山东且国军主力部队逐步进入鲁省后,徐州的指挥就有些剩余了。
自来撤一制比立一制难得多,盖因撤一制、罢一官等于撤掉一个集体的位置、利益,古今皆然。这种坏处在国军特别严峻。
徐州绥靖公署与郑州绥靖公署一起吊销后,国防部为了加强对山东的要点进攻,在徐州建立陆军行进指挥部,参谋总长陈诚、陆军总司令顾祝平等经常到这儿亲身指挥,无形中加剧徐州指挥部的份量。
顾祝同尽管声称不拉派系,但多多少少也有一些扩展班底力气的私心,徐州陆总是一个天然的操控部队的杰出渠道,故而顾祝同多依托此地调度山东、江苏两地戎行,一向把山东军事操控的很紧密。
当然咱们说,军事上的指挥中心,和政治上的行政中心,能够不用重合,特别情况下能够分而治之。但最好仍是在一起,这样便于统筹和谐军政力气,使之发挥最大耦合效应,而不是各弄各的,相互掣肘。像徐州这种怪胎,处于南京、济南和我国青岛之间,虽拥极重调兵作战之权,对各省社会力气调用还要仰赖当地,徒然添加许多无谓壁垒。所谓军政脱节,单纯军事,介公此失极端严峻。
莱芜战争、孟良崮战争、南临战争、胶东保卫战、七月分兵、沙土集战争一向到豫东战争,国军方面最高指挥部一向都在徐州,济南的二绥区只能仰承上意,没有多大自专之权,所以1947年秋被紧缩也不意外。
徐州方面又不断在山东建立新的绥靖区,比方兖州的十绥区、临沂的九绥区,两区皆正式建立于1947年末,与青岛的十一绥区同步。这些绥靖区打不了什么硬仗,但分济南之权却是个个内行。
以至于1948年春国军预判华野即将攻击济南之际,王耀武作为山东主角,居然无法自主地集结力气,还要请徐州为之调度。空有一身志向而无法发挥,为将至此,悲乎哉也。